当前位置:邦盛首页 > 资讯中心 > 移动资讯 >

从Kuapay困局看微信支付的风险

编辑时间 : 2013-11-24 13:41:31  作者:邦盛建站

  综合下来现在有以下几种:基于图像识别Card.io;植入芯片的NFC;读卡器模式的Square;超声波技术Naratte;基于二维码的Kuapay;人脸识别的FaceCash。

  与此同时,由于Kuapay要求用户先把支付数据生成二维码,而且消费者必须要在配备Kuapay的线下商铺才能实现消费,这些特定的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Kuapay的壮大,在众多强大的竞争者的挤压下,如今依靠二维码支付的Kuapay的市场应用呈现分散状态。

  而这是正是微信正在走的路。从开始到现在,微信的绝大多数应用环境都是通过二维码实现。而在最近屡见报端的安全案例中,因为二维码所导致的安全事件络绎不绝。这至少说明这种入口是存在安全风险并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不过很遗憾的是,腾讯从来没有提醒过用户这一点。

  此外,无论是PC端扫码,还是线下扫码,微信支付同样需要线下二维码的大量布局,需要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配合才能得以长存,如何让庞大的基于社交意愿的微信用户群真正的“用起来”也是个大难题。

  与此同时,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的体量也必将马上迎来爆炸式增长,支付手段也会越来越多样化,电商支付和金融结合也显然不全是二维码的世界。

  虽然微信支付比Kuapay显得更便利一点,但微信毕竟不是专业O2O工具,既没有电商基因也没有交易支付,即便不会像Kuapay那样被挤压,但如果在忽略了安全的前提下,一心成为电商支付的工具,微信或许也会步上Kuapay的后尘。

从Kuapay困局看微信支付的风险

分享到: 0
+1
0
邦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二维码扫一扫,进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