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邦盛首页 > 资讯中心 > 电商资讯 >

混战“电商贷” 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编辑时间 : 2014-03-14 09:56:15  作者:邦盛建站

目前大银行正执着于自建平台的模式,希望通过电商的发展来获得大数据方面的主动权。1月12日,工商银行“融e购”商城正式营业。不过,其本意并不在与传统电商分羹,核心目的依然致力于金融服务,新的平台把交易和贸易放在第一位,并把消费贷款、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几个重要的金融工具嵌入其中。

“目前银行电商做得最好的要数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告诉《环球企业家》。该平台2012年6月建立,信用良好的客户在平台上发出贷款申请,即可优先获得相应的贷款支持。据悉,截至2013年9月30日,已有7323户小企业贷款客户入驻善融商务企业商城,获得建行贷款资金644.08亿元。不过,这样的规模还是无法与阿里小贷相比。

易欢欢认为,银行自己做电商平台的模式难点在于流量和用户体验。小微商户入驻电商平台,首先是希望卖货,顺便借钱周转,而目前电商势力范围已经划分清楚,银行电商平台若流量做不起来,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也自然做不活。

相比之下,中小银行更倾向于和既有电商平台合作。去年8月,平安银行携手eBay推出“贷贷平安商务卡”;招商银行(8.24, -0.04, -0.48%)则牵手国内最大外贸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推出“敦煌网生意一卡通”联名卡,根据客户在敦煌网上的交易数据、口碑评价、认证信息等做出风险评估,进而确定放贷额度和利率。目前,民生、华夏等股份制银行都已与不同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不过,这些电商平台规模都不大,而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平台将数据视为其核心资源不轻易对外共享。

去年9月,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战略合作中并没有包括小微贷款业务的合作,而着重在“直销银行”项目。目前双方的数据共享仅限于共同开发的客户(如联名信用卡客户),分享的数据是一些基础性数据,如身份证号、家庭送货地址等。

与大电商平台合作不成,一些银行便寻找市场上掌握这些电商店家核心数据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包括物流平台、交易信息平台、资金交付平台、电商ERP平台等。目前,中信银行找到银联商务合作“POS商户网贷”;浦发银行推出的“电商通2.0”,其初期数据便来自于ERP服务公司北京圣特尔。

“双十一,淘宝天猫成交业务笔数大概是2亿,有接近30%是通过圣特尔E店宝的后台发出来的。”北京圣特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涛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的系统是链条的中间核心环节,上端有订单过来,用户要通过我们的系统发出去,这个就确保它的库存数据是准确的,我们又连通了快递,虚假交易和真实交易我们很容易能判断。”

混战“电商贷” ,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分享到: 0
+1
0
邦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二维码扫一扫,进入官方网站